心理健康

当前位置:首页 >学生工作 >心理健康

心理健康丨停止精神内耗

作者:浙安院创意设计学院 来源: 日期:2022-01-16 阅读:

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:觉得自己身边的人不喜欢或是针对我;明明是别人做错了事,但只要他一认错,你就会有强烈的愧疚感;想学习的时候总是拖拖拉拉难以开始……

 

 但其实现实里什么都没有发生,却在内心里上演着一出出大戏。常听人抱怨“感觉非常累,但是一天下来好像什么都没做”,这句话既有对自己真实感受的反馈,也有无形中对自己的指责和内心的焦虑。

高晓松老师说过一句话:“反正无论你今生做过什么,葬礼上的人数最终是天气决定的,所以看开点。”

精神内耗是没办法摆脱的,它来源于性格的原罪,成长环境的伤痛等,但我们可以和它和解,与它共存,成为我们手中的利刃。

微信图片_20220322224333

 

 

     精神内耗也叫心理内耗,指人的自我控制需要消耗心理资源,当心理资源不足时,个体就处于内耗状态。通俗地说,当你不是因为干体力活身体劳累觉得疲劳,也不是因为脑力工作、加班通宵这种客观的劳累造成的疲劳,而是由于「心理上的一种主观感受」,让你觉得很累,那么你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。而长期的内耗会让人觉得很疲惫。不要小瞧这种主观的损耗,它对我们的健康其实有很大影响。想太多,就是精神内耗的最大表现。而且,在精神内耗的过程中,会体会到一种隐性的疲惫,比如说:在无所事事的状态下,也会感觉紧张、焦虑;和人说话时,对方一点点表情和语气变化,会自己在心里琢磨很久,容易猜疑臆测对方对你的看法;不能心平气和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,对方一点点疑问,在你的心里放大很多倍,感觉羞愧,自我怀疑。

精神内耗的核心是对自我的负面信念,导致过度思考。

那么如果我们有类似的困扰该怎么办呢?不妨试试下面这几个办法。

 

1、学会做一个不完美主义者。

 

精神内耗者通常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,期望事事完美,如果稍微不达标就会陷入内耗状态,这就是完美主义者的特征。有些小伙伴可能认为完美主义才能造就匠人精神,其实对大部分人而言,完美主义反而是导致拖延、工作学习无法完成的一种思维,因为你永远在等计划完美的时候再执行。比起完美主义心态,只有你接受不完美,结果才能更接近完美。一旦看淡了结果,过程本身便容易了许多。关注环境的人关心的是问题而非解决方法,以至于他们总是被动地应付环境,而非积极地追求自己的目标。——《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》

 

从现在开始做一个不完美主义者吧!首先降低自己的期望值,不要给自己的大脑过多预设。一件事情开始执行就是一种成功,然后在做的过程中慢慢调整改正,从60分到65分再到75分一步步来,你会稳很多。其次,不要过多地关注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,你会变得轻松很多!因为一旦你不去想别人怎么看你,你内心就少了很多负担,会把注意力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本身。

 

所以现实中,如果有某个人某件事经常让你不受控制去想,最好的办法是物理隔绝,避免睹物思情。

 

2、做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,形成正反馈。

 

有没有发现,导致你内耗的事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——不可控。这些事都不是你能单方面控制的。比如喜欢挑刺的同学、自己不擅长的领域、自己不会的东西。做这些事情可以预想到结果大概率是与期望相反:挑刺的同学会难为你、不擅长的领域和不会的东西会搞砸。

 

那么,我们为什么不去做自己掌控得了的事呢?比如找一个合得来的,性格差不多的同学合作、选择自己擅长的方面、挑自己会的乐器、运动项目去表演。这样预想到的结果都是好的,能给自己带来正面的反馈,自己也会因为这些正反馈的激励变得更自信开朗。

 

如果你觉得自己可控的事情太少,那就从日常最简单的事情做起。

 

比如整理书架、把卧室打扫干净、给鱼缸清洁换水。

这些小事操作都比较简单,可以得到即时的反馈(由脏变净、从无序到有序),试着做这些从递增到递减的事情,逐步给自己打造一个正反馈循环圈,做完会有小小的成就感。

 

3、降低心理预期,拆解目标 ①降低主观上对结果的预期,不强求自己一定要达到某个结果,在行动的过程中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。

 

为了达到一种目的,祈求得到最好的结果,因为对结果的不确定性,就会变得焦虑、拖延。而且,越是担心结果不好,越会陷入怪圈,你担心的事情都会发生。所以,还是要谨记一句话: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

 ②将目标细化,拆分成当下马上就能着手行动,轻易就能完成的事情,并设定一个具体的完成期限。

 

因为难度低,所以不会拖延,每完成一个小目标,就获得一份成就感,随着时间的推进,不知不觉中,就把先前觉得很遥远的大目标拿下了。

 

例如:大目标:这个月我要看完3本书,工作太忙了没时间,我肯定做不到。× 小目标:每天用1小时看XX页书,看完打个卡,一个月我看完了3本书。√

 

哪怕精神内耗再严重,只要行动起来了,至少能降低一半的内耗。

 

JUST FOR YOU

最后,我想说一个很重要的心态,它是生活中所有问题的答案,叫做「带着症状去生活」。

 

很多人都不知道,心理咨询的一个“真相”:带着问题去寻求帮助的人一般都不会真的解决问题,心理咨询师教你的是让你接受现状,“放弃治疗”。

放弃治疗=自我和解=带着症状去生活

 

如果不信,你看看这两句话:

 

不存在没有问题的人和事。

人不可能只有快乐,没有痛苦。

 

如果你认同,说明你也知道问题是永远会存在的,那请你思考一下这句话:

 

接受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,你就与问题达成了和解。

 

秉持着与问题和解的心态,再结合我上面说的方法,一定能减少精神内耗所带来的痛苦。

王德尔那句“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”大家都听过,但真正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。究其根本,是关注力放错了地方。不要苛责自己的敏感,你的敏感,可以用来感知生活。你的一切都很宝贵,不要再充当别人生活中的悲哀配角。

微信图片_20220322224327

 

END

 

编辑丨陈盈盈

文稿丨陈森杰

审核丨洪佳琳